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
张丽萍,硕士,讲师,武汉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新媒体传播和视觉传达方面研究,主讲《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可视化》《新闻摄影》《数据新闻及大数据挖掘》等课程。在《电影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主持、参与多项省级、校级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指导员工参加四川省新媒体创意大赛,获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指导员工参加老员工广告艺术大赛、学院奖、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多个奖项。

杨晓军(1981-),男,甘肃秦安人,教育学学士、文学硕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在读)。2014.01-2015.01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做访问学者,2014.06-2014.07赴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开展“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交流学习,2020年9月起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任新闻教研室主任,传媒系主任,经理助理等职。现任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城副经理、副教授,2022年9月起挂职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经理。主讲的《数字摄像与视频编辑》课程为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新闻摄影》为校级一流课程。研究兴趣聚焦在纪录片理论、国家修辞与跨文化传播。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省级教改课题3项,主研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在《电化教育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教学成果奖校级特等奖1项(排名第1),一等奖2项(排名第1和第4)。获太阳成集团“最美青年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教学科研示范岗”等荣誉称号。指导员工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10余项,省级以上奖励30余项。

赵艺玲,戏剧与影视学(新媒体艺术与文化方向)硕士,助教。用户体验设计师(高级)、融媒体内容制作培训师(中级)。主要从事网络与新媒体、影视艺术、媒介文化、符号学等方面的研究。在《电视研究》《电影文学》《视听》《今传媒》等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省级课题《影视作品中的郭沫若形象研究》负责人。主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融合新闻学》《新媒体信息采集与发布》《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等专业课程。

吴雁飞,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讲师,新媒体管理师(高级)。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剪映视频自媒体创作与运营联合教研室专家。主要从事新媒体文化及传播相关研究。在《中国传媒科技》、<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edia Communication >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教材1部。讲授《新媒体文化研究》《新媒体文案策划与写作》《短视频创作与运营》

孙立青,硕士,讲师,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从事《中国新闻传播史》《广告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等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新媒体传播、媒介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省厅级优秀青年项目2项、市厅级重点委托项目1项、其他厅级项目4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重大项目1项、其他省厅级及以上课题5项。参与出版学术著作2部,在北大核心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领导批示2次、市州级领导批示1次。成果鉴定为省内先进1项,获评湖湘智库研究优秀成果1项。获国家民委第二届“一带一路”与民族地区发展论坛一等奖、湖南省西部综合开发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湘西州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等。新闻作品刊登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获全国地方网络新闻媒体最佳新闻奖、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等。摄影作品入选亚洲青年摄影展、纽约“风从东方来”摄影展等。指导员工获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老员工创业计划竞赛本科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类金奖。

吴比,新闻学硕士,助教。主要从事身份、语用学、网络与新媒体等研究。参与国际性会议3场,其他学术会议7场,线上学术探讨会10场。在第五届国际性体育传播会议中,负责与国际学者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参与国际性科研项目«体育赛事转播权的营销与法律保护研究»,并撰写4篇单篇学术论文。讲授«信息可视化»、«数字媒体技术»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