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城“十•二五”团队建设规划
学科水平代表着学校的实力、特色和水平,团队建设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是高校发展的龙头和主线。“十二•五”期间是公司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五年,团队建设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为了把握历史机遇,顺利实现学院成功申报硕士授权单位的发展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太阳成集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乐师院委2011[6]号)和“太阳成集团‘十二•五’团队建设和科研工作规划”精神,结合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城实际情况,制定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城“十二•五”团队建设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团队建设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团队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原有学校重点学科“现当代文学”的基础上,将“汉语言文学”列为了学校的重点学科。下面设三个方向:(一)以“郭沫若研究”为中心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研究方向之一,郭沫若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之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论;研究方向之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人资源研究。(二)以“三苏”研究为中心的古代文学研究:研究方向之一,三苏研究;研究方向之二,明清小说研究;(三)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中心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研究方向之一,古代汉语研究;研究方向之二,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郭沫若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郭沫若研究中心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出了一批与郭沫若相关的论文和专著。“十一•五”期间与重点学科相关的成果有:论文260余篇(其中核心90余篇),专著12部,获科研立项7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5项,省社科项目4项,省厅项目34项,以及横向课题和校级课题。科研获奖15项,其中省社科三等奖2项,校市级社科成果奖一等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召开各级学术会议8次,学术交流20余次。
不足之处是:“三苏研究”团队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影响的团队,“古汉语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团队缺少教师,团队力量还没有完全形成。团队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院团队建设的发展思路是:在“十一•五“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面向未来,抓住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坚持以团队建设为龙头,以硕士授权单位建设为目标,优化专业,突出科研,提炼优势,创造特色。
1、突出重点
为保证实现申硕目标和学科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应优先发展和着力扶持以下学科和方向:
继续打造的重点学科方向:汉语言文学,下设三个方向(1)中国现当代文学;(2)中国古代文学;(3)对外汉语教学。
扶持发展的学科方向:新闻学。
2、打造精品
“十二•五”期间,要以郭沫若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和机构为纽带,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激励和打造学术精品,提高公司学科竞争力。在承担国家级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引进和培育学术权威人才、科研实力指标上有所作为,取得显著成效。
3、突出特色
为尽快在国内外取得学术地位,应继续探索走特色发展之路。“十二•五”期间,要把郭沫若向纵深推进,依托郭沫若研究中心,进一步巩固学术地位,使其成为科研品牌、学科品牌。同时,在地方名人文化研究、三苏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努力突出特色和体现相对优势。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2014年在整体上达到申报硕士授权规划建设单位的基本要求,力争成为省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第一批取得硕士点规划建设的单位、第一批取得专业硕士点的单位。
具体目标如下:
1、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学术梯队。到2015年,公司力争有一名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学术技术后备人选3-5名,省级优秀中青年专家1-2名,校内学科带头人3-5名,校内学术骨干8-10名,青年学术骨干5-8名。教授15-20名,博士15-20名,副教授20-25人。
2、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团队力量,大力发展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优势特色学科。以“郭沫若研究”、“三苏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为重点和特色,力争2014年成功申报硕士点。
3、力争在2015年前,将“苏轼研究中心”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升级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4、争取将“新闻传媒实验室”建设成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5、完成与学科方向一致的1-2个国家级科研项目,5-8项省部级项目。
6、完成与学科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核心)180-200篇。
7、打造2-3个校级科研团队,1个省级科研团队。
8、获得省部级科研获奖1-2项。
四、工作举措
要实现以上目标,公司将采取以下具体工作举:
1、加强领导,健全团队建设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领导机构,由经理、分管副经理、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组成团队建设工作小组。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落实保障措施,确定各学科个方向人员配置,协调各学科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指导和统筹安排学科研究基础条件的建设。
制定团队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团队建设的职责和目标落实分解。对学术梯队成员实行任期制和目标考核制,制定各级各类学科梯队成员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根据完成的目标任务情况享受相应的待遇,让学科带头人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团队建设和科研上。
2、加强平台建设
创造良好的团队建设环境:一是政策环境,以学术创新为标准形成学院人才政策,以能力为基础形成人才评价政策,以成果为基础形成人才激励机制,以贡献为基础形成人才奖励政策。二是学术环境,进一步加强学科条件建设,包括人文社科研究中心、试验示范中心、实验室等的建设。开展高水平学术讲座、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3、加强队伍建设
抓好学科队伍建设,努力做好人才整合和人才引进两项工作。按照学位点对学科人才结构的基本要求(学科带头人和三个方向的带头人),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人才。
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城
201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