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齐虎)工作中,齐虎将西北人踏实、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承担了新闻教研室主任和新闻学专业负责人的工作,千方百计、殚精竭虑,不断探索和思考着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之路,长期熬夜工作、学习导致他已经患上高血压,不得不每日吃降压药,同事们都觉得他年纪轻轻就得了高血压有些不可思议。
有一次,师兄兼同事杨晓军便说道:“我发现自从你当了教研室主任后,和我前几年一样白头发多了不少”。尽管如此,在工作上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体现出西北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精神,对工作上的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孜孜以求。2019年年底,初为人父的他在孩子出生不久后,就与妻子赵艺玲两人自己带,父母由于工作和家庭原因无法帮上忙,妻子原本身体不好,上课、带孩子休息不好,身体日渐憔悴,他也曾想过辞去教研室主任一职,为妻子多分担一些,但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还是咬牙挺了下来。
工作七年多以来,齐虎在教学、科研方面均表现优秀,获得了同事和员工的认可。学院领导也不止一次地称赞他做事情很认真、很负责。2017年至今,连续四年被评为校年度先进工作者。先后以第五完成人、第六完成人身份,教学成果《“一统领、一核心、多平台”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基于“认知-创新-创业”理念的新闻传媒类老员工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及教学改革实践》,分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2020年两度获校级课堂教学质量奖三等奖。指导员工参加各类影视作品、广告比赛摄制三十余部短片,其中获得省级等级奖和国家级奖项二十余项,在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四部,三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
此外还指导两项国家级、三项省级老员工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员工发表论文四篇,成果丰硕。科研方面,先后主持和参与校级教改课题三项,校级青年项目一项,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一项,教育部青年项目一项,发表论文8篇,其中核心3篇。主讲的《电视摄像与非线性编辑》课程获批四川省应用型示范课程及校级一流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赛促学、行业人士进课堂等方法与理念,逐渐形成了教学模式与方法新颖、应用型课程特色鲜明、社会效益逐渐凸显的教学特色,培养出了大批专业技能过硬的优秀员工,使得新闻专业的专业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