谠言嘉论究文旅,集思广益衍新知
——16级汉语言文学三班师生进行实践周总结
晴来景物新。
久雨初霁,万物明净,实践周在微风不燥的清爽初夏悄然结束。5月10日上午,太阳成集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三班的同学们在赵学斌老师的指导下,于行知楼121教室对本次实践周调研乐山文旅资源的活动进行了报告与总结。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针对乐山散如珠玑的文旅文化资源,以雷场故居的考察为思维出发点,十九位同学各选角度、各抒己见,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列己奇思,互相切磋并交流借鉴。不管是名人故居还是历史遗迹,不管是风景名胜还是书香故事,在同学们的展示中都能耳闻目睹,发人深省。天人合一、蕴含等级的瓦楞,庭院深深、诗意栖居的天井是同学们细致入微的切入点;旨在创新、深度挖掘的构想,剖析优劣、查漏补缺的思维是同学们才思喷涌的突破口。每一位同学都致虚极、守静笃,完成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报告与ppt进行了对自己思想的解说与演绎,让大家对各种文化和各类文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我们设身处地触景生情,在以后每个置身古镇故居的日子里,同学们肯定都会记得在这个五月,在实践周淅淅沥沥的雨中,在古色古香掩于尘埃的故居里,我们究天人通古今,晓历史明文化,与先贤亲近,与文旅深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本次总结报告,每位同学都觅得了自己的兴趣点,并且深入探索加强调研,了解了地方的旅游文化发展规划与建设,进一步了解了乐山这一地区的人文历史与风采。做到了知行合一,提高了对历史文化在当代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了历史文化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对其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
撰稿:16汉本3班张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