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本源》释义
——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城第2期若水读书沙龙
5月12日下午,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城中文系第二期若水读书沙龙在学院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读书沙龙由何晓苇老师主持,美学教师杨兴玉主讲。经理任志萍,语言、文学方向部分教师,以及13级、14级部分员工参与了本次读书沙龙。
杨兴玉撷取了美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1936),通过文本释读,解析了海德格尔如何经由“器具”、“纯然之物”而切近艺术作品的本源之思:不论经验概括拟或理论推衍,都难以抵达事物本身;唯有截断众流、悬置前见,才可能思及艺术作品的本源。任志萍就文献中的“时间性”问题与杨兴玉进行了切磋。这一段义理深湛的文本不仅引发了在场教师对于哲学、语言学、文学的广泛探讨,也诱发了在座员工的积极思考。
活动尾声,何晓苇以“如水行川,盈科而后进”(黄庭坚语)评述了杨兴玉的读书方式,并期待大家积极参与即将由廖久明教授主讲的第3期若水沙龙。 撰稿人:王梦 审稿人:何晓苇
